贷款账户不注销会影响征信?
假的!温州有95人被骗192万元
《平安时报》上一期刊发了《贷款APP下架,欠的钱就不用还了?》的预警内容,讲的是骗子以“贷款APP下架,欠的钱不用还了”为诱饵,可办理“额度清空”,具体操作是将可用额度提现后,转账给假客服。
现在,这种贷款诈骗又出现新套路,“客服”称以前注册的贷款账户一直不使用会影响个人征信,得先注销账户,注销前还得贷款转账。4月以来,温州有95人遭遇此类贷款骗局,损失金额达192万元。
有在网上贷款平台注册过账户甚至贷款过的小伙伴们,赶快看过来。
先了解这种诈骗的套路
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个人贷款信息(多为高校贷款平台),再冒充该贷款平台客服给曾注册过或在该平台上贷过款的人打电话,他们会告知由于国家政策要求,该平台需要关闭(或是由于事主毕业,需要注销账户),免得影响事主个人征信,需要事主配合清空贷款额度才能注销账户,接着一步步诱骗事主进行转账汇款。
一高校毕业生掉入陷阱
4月15日,温州某高校毕业生安安(化名)接到一个自称是“小米金融”客服的陌生电话,对方先是准确报出安安的身份证号码、名字和大学名称,又说出安安有个“小米金融”账号,由于安安已毕业,对方便问她是要注销账户还是把账号转成在职账户?
大学期间,安安确实在“小米金融”APP上注册过账户,她便相信了对方的说辞,回复对方自己从来没有使用这个APP,也不需要使用。
对方告知安安,那应该注销之前的注册账户,如果不及时注销,即便不使用,还是会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及个人征信造成影响。
安安一听就急了,连忙问对方如何注销账户。
对方随即让安安加了一个QQ。
“客服”告诉安安,注销账户需要确认本人身份,要先下载一个APP,在上面贷款4000元,并将钱转到“客服”的银行卡即可。
安安按照对方的要求,通过银行卡将贷款转账给了对方。
但是“客服”又说,查到她在其他贷款平台还有未注销的账户,需要一起注销。
在“客服”的诱导下,安安分别从“360借条”“美团”上贷了8600元和4000元,转到对方指定的账户。
当第三次转账完成后,对方又以各种理由要求安安在京东金融、有钱花等贷款APP进行贷款。
这时,安安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,于是赶紧报警。
大部分受害者是应届毕业生
大学生以及应届毕业生社会经验不足,对于一些金融知识缺乏了解,容易被骗子牵着鼻子走。他们受到网络上关于套路贷、征信受限等新闻的影响,对网贷一知半解,因害怕影响个人信用,容易被骗。个人信息泄露导致骗子能够直接找准要害,获取信任,让当事人对编造的话深信不疑。
温馨提示:
1. 接到陌生来电,一定要多留个心眼,不要相信所谓的“注销贷款账户需要再贷款”等说辞,当对方提出转账要求时,要特别警惕。
2. 确实需要贷款时,要通过正规金融机构,以免被骗。 |